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讀書·治學·寫作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強化999,1級就無敵!琪亞娜第三人格足球之開局躺個世界盃冠軍網遊:我用智商碾壓你隊友帶我嘎嘎亂鯊海島,全民垂釣,我獨獲史詩天賦全民穿越,異界迷霧求生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

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見中國深義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禦了。

這一點,中國不少學者是感覺到了的。我只舉幾個例子。這些例子全出於《論中國傳統文化》此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於1988年出版。,中國文化書院講演錄第一集。

梁漱溟先生說:

中國人把文化的重點放在人倫關係上,解決人與人之間怎樣相處。(頁137)

馮友蘭先生說:

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講的是“天學”;佛教講的大部分是人死後的事,如地獄、輪迴等,這是“鬼學”,講的是鬼;中國的文化講的是“人學”,注重的是人。(頁140)

龐樸先生說:

假如說希臘人注意人與物的關係,中東地區則注意人與神的關係,而中國是注意人與人的關係,我們的文化的特點是更多地考慮社會問題,非常重視現實的人生。(頁75)

這些意見都是非常正確的。事實上,孔子就是這種意見的代表者。“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證明。他自己還說過:“未知生,焉知死。”

國外一些眼光敏銳的思想家也早已看到了這一點,比如德國最偉大的詩人歌德,就是其中之一。1827年1月29日同愛克曼談“中國的傳奇”時,他說:

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情感方面幾乎和我們一樣,使我們很快就感到他們是我們的同類人,只是在他們那裡一切都比我們這裡更明朗,更純潔,也更合乎道德。(中略)還有許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禮儀。正是這種在一切方面保持嚴格的節制,使得中國維持到幾千年之久,而且還會長存下去。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頁。

連在審美心理方面,中國人、中國思想、中國文化都有其特點。

日本學者巖山三郎說:

西方人看重美,中國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歡玫瑰,因為它看起來美,中國人喜歡蘭竹,並不是因為它們看起來美,而是因為它們有品。它們是人格的象徵,是某種精神的表現。這種看重品的美學思想,是中國精神價值的表現,這樣的精神價值是高貴的。

我在上面的論述,只是想說明一點:中國文化同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既然同為文化,必然有其共性。我在這裡想強調的卻是它的特性。我認為,中國文化的特性最明顯地表現在或者可以稱為深義的文化上,這就是它的倫理色彩,它所張揚的三綱六紀,以及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精神。。 最好的txt下載網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7)

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

寅恪先生雖然強調中國本位文化,但是他非但不是文化排外主義者,而且是承認中國吸收外來文化這件歷史事實的,並且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討發展的工作,論證了吸收外來文化的必要性。他說:

竊疑中國自今日以後,即使能忠實輸入北美或東歐之思想,其結局當亦等於玄奘唯識之學,在吾國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終歸於歇絕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穫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此二種相反而適相成之態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而二千年吾民族與他民族思想接觸史之所昭示者也。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52頁。

這一段話裡包含著十分深刻的思想。對外來文化,盲目輸入,機械吸收,必然會等於玄奘唯識之學。只有使吸收外來文化與儲存本土文化相輔相成,把外來文化加以“變易”,它才能成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而立定腳跟。

吸收的過程十分曲折又複雜。兩種文化

目錄
風流特種兵開個山海神獸動物園襲龍末世狩獵人魔王至尊桃花依舊笑春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