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讀書·治學·寫作 > 第19部分

第19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強化999,1級就無敵!琪亞娜第三人格足球之開局躺個世界盃冠軍網遊:我用智商碾壓你隊友帶我嘎嘎亂鯊海島,全民垂釣,我獨獲史詩天賦全民穿越,異界迷霧求生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

陳寅恪先生的治學方法

對一個學者來說,治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可惜在今天的學術界難得解人矣。我不認為,我們今天的學風是完美無缺的。君不見,在“學者”中,東抄西抄者有之,拾人牙慧者有之,不懂裝懂者有之,道聽途說者有之,沽名釣譽者有之,譁眾取寵者有之,腦袋中空立一論,不惜歪曲事實以求“證實”者更有之。這樣的“學者”就是到死也不懂什麼叫治學方法。

寅恪先生十分重視自己的治學方法。晚年他的助手黃萱女士幫助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說是立下了大功。有一次,寅恪先生對她說:“你跟我工作多年,我的治學方法你最理解。”黃女士自謙不很理解。寅恪先生一嘆置之。他心中的痛苦,我們今天似乎還能推知一二。可惜我們已經迴天無力,無法向他學習治學方法了。現在我來談寅恪先生的治學方法,實在有點不自量力,誠惶誠恐。但又覺得不談不行。因此,我談的只能算是限於個人水平的一點學習心得。

什麼是寅恪先生的治學方法呢?

一言以蔽之,曰考據之學。

這是學術界的公言,不是哪一個人的意見。汪榮祖先生在《史家陳寅恪傳》中再三強調這一點,這是很有見地的。

但是陳先生的考據之學又決不同於我們經常談的考據之學,它有它的特點,這一方面出於治學環境,一方面又出於個人稟賦。寅恪先生有家學淵源,幼承庭訓,博通經史,泛覽百家,對中國學術流變,瞭若指掌;又長期留學歐美日本,對歐美學術,亦能登堂入室;再加上天賦聰明,有非凡的記憶力,觀察事物,細緻入微。這兩個方面,都表現在他的考據學上,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具體地說就是,他一方面繼承和發揚了中國乾嘉考據學的精神,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特別是德國考據學的新方法,融匯中西,一以貫之。據我個人的體會,寅恪先生考據之學的獨特風格,即在於此。

中國的考據學

在中國學術史上,考據學同所謂漢學是密切聯絡的,是漢學家所使用的治學主要方法。在學者之間,雖然也有一些分歧,但是大體上是一致的。漢學是對宋學的一種反動,濫觴於明末清初,大盛於乾嘉時代,考據學大體上也是這樣。詳細論述,請參閱梁啟超的《清代學術概論》及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什麼叫考據(或證)學呢?梁啟超在“概論”中有幾句扼要的話:

其治學之根本方法,在“實事求是”,“無徵不信”。其研究範圍,以經學為中心,而衍及小學、音韻、史學、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輯逸,等等。而引證取材,多極於兩漢;故亦有“漢學”之目。

錢穆在“學術史”第四章講顧亭林時,對考證學作了細緻的分析:

故治音韻為通經之鑰,而通經為明道之資。明道即所以救世,亭林之意如是。乾嘉考證學,即本此推衍,以考文知音之功夫治經,即以治經功夫為明道,誠可謂亭林宗傳。抑亭林此書,不僅為後人指示途轍,又提供以後考證學者以幾許重要之方法焉。撮要而言,如為種種材料分析時代先後而辨其流變,一也。(中略)其次則每下一說,必博求佐證,以資共信,二也。《四庫全書日知錄提要》,謂炎武學有本原,博瞻而能貫通。每一事必詳其始末,參以佐證,而後筆之於書。故引據浩繁,而牴牾者少。語必博證,證必多例,此又以後考證學惟一精神所寄也。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3)

亭林之治音學,其用思從明其先後之流變而入,其立說在博求多方之證佐而定,此二者皆為以後乾嘉考證學最要法門。

在後面,錢穆又引了方東樹《漢學商兌序》的話,把清儒治考證者分為三派,都可以說是深中肯綮的。事實上,清代考證學總是不斷有所發展的

目錄
風流特種兵開個山海神獸動物園襲龍末世狩獵人魔王至尊桃花依舊笑春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