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袁術稱帝 > 第14章 遷都長安

第14章 遷都長安(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那年,那雪,那個執戟書生!女帝寵臣?不,我乃國家柱石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

董卓逃到虎牢關上,吩咐趕緊關好城門,亂箭射退諸侯聯軍,就這樣還心驚膽跳的。心有餘悸的摸了摸腦袋,嘀咕道。

“我頭還在嗎?”

“我頭還在嗎?”

“我頭還在嗎?”

這表現讓聲旁的西涼將領很是無語,都面面相覷,沉默無語。

尤其是西涼第一軍師李儒,本來對戰場的董卓的表現就有點不滿的。

畢竟本來西涼軍就處於人數優勢,坐擁三十五萬精銳,還大半是騎兵,可謂兵強馬壯。而反觀諸侯聯軍,不過二十五左右,不但馬匹有限不說,很多都是還沒來得及訓練的農民,真是一群烏合之眾。

雖說呂布猝然戰敗了,但只要董卓身先士卒,搶先一擊,勝負未可知也。那像現在損兵折將,銳氣大減,士氣全無,老實說李儒很傷心,也很失望的。

過了好一會,董卓才恢復一些,見李儒在身旁搖頭嘆息,趕緊上前一步抓住李儒手,心有餘悸的問計。

“文優,你看諸侯勢大,要不我們暫避鋒芒,等以後在理會吧”。

李儒知道董卓大敗喪氣,沒想到連鬥志都沒有了,已經心生退縮之意了,頓覺感到又失望了三分。

李儒,還未說話,西涼將領就嗡嗡的炸開了,議論紛紛的。

“對呀,我們還是回洛陽吧,那裡城高闊深很安全的”。

“不行,洛陽豪門勢大,不如退到西涼,那裡是我們老家,誰來了都不怕”。

“對對,說的很對”。

眾人很是贊同,附和道,只有徐榮從一開始就一言不發的,很平靜的看著他們,也不知道想什麼的。

董卓聽著他們的建議,有點意動了,就想同意。

李儒見此,無奈的搖了搖,站起來阻止喝道“不可,今天雖說我軍大敗,但實力尚存,汝等豈可如此喪氣,出這些餿主意”。

軍師的威信還是有的,畢竟很多西涼將領都是李儒發掘的,讓董卓提拔他們的,只一席話就讓他們閉嘴了。

老實說董卓有點生氣了,心想我還沒說話,你就站出來了,心中有點不舒服的。

就想發作,但還是耐著性子,語氣生硬道“依你看我軍應該如此呀?”。

李儒知道自己越權了,但不是很在意,也可以說他認為董卓不會在意的,這為以後他倆決裂埋下了裂痕。

看來只能用賈詡的計策了,文和果然看得比較遠,料中主公的心思了。

李儒勉強提神道,“溫侯新敗,兵無戰心。不若引兵回洛陽,遷帝於長安,以應童謠。近日街市童謠: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丞相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董卓方轉怒大喜道,“非汝言,吾實不悟,此計大妙也”。

說著就要下令召集眾將,回洛陽,商議遷都的事情。

李儒見董卓心意已決,也不好在勸,還是略盡人臣之道。

提醒道,“主公撤軍回洛陽,不可急促,當緩緩而行,以免被諸侯所趁”。

董卓表示明白,示意李儒繼續說下去。

李儒繼續道“可先通知李傕、郭汜棄了汜水關來虎牢匯合,讓徐榮將軍領軍先回洛陽,做好先期準備。主公在領大軍趁著夜色回去,留呂布斷後,等李傕、郭汜到了,在一起棄關,如此方可無憂”。

董卓完全贊同,吩咐“眾將領命,暗軍師計策行事,不得遲緩”。

眾將應諾,都下去準備了,李儒自告奮勇的去知會呂布一說,也順便去勸說他一下,讓他重拾信心,董卓允諾。

目錄
港綜1986清穿雍親王與他的嬌嬌小王妃水滸:大宋江山萬里我真不是影帝炮灰覺醒,少帥,夫人馬甲又掉了播放路飛出海到太陽神,震驚綜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