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三界風潮 > 第17章 道門軼事

第17章 道門軼事(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綜武:魏武遺風,夫人的香裙青鋒傳皇天無極經伏妖誅邪錄武俠遺憾大彌補我在綜武召喚第四天災當射鵰眾人觀影神鵰故事火中重生:烈焰之魂!高手留步蓮花樓之李相夷天幕看蓮花久仰大俠人在雪中:悟性逆天六歲劍開天門大秦:新世紀我乃明教大宗主江天大業從天地會總舵主開始穿梭武俠世界諸天,從神鵰姐妹花開始乘風紀新神鵰俠侶之過芙戀穿越武俠世界,每天獲得一點突破

先賢雲:“榮枯處處隱玄機,窮通杳杳自有因。天道反覆常弄人,聖人作易渡迷津。三才體用河洛秘,五行生剋陰陽理。四時有序萬物別,八卦分類一家親。 話說龍虎山現任掌教張天師,乃當世奇才,一身道術非常了得,醫卜星象無所不通。提起他,也有一番故事,可謂“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那年頭各路諸侯征伐不休,血流成河,屍骨成堆,戾氣、怨氣四處流竄,引發大災變,疫症四起,哀鴻遍野。上代張天師心懷慈悲,下山懸壺濟世,途經一村莊,見一小兒伏在椿樹上摳樹皮啃,天師憐憫,遞給了他一塊餅。天師問他姓氏,家裡還有什麼人?那小孩兒餓得發慌,狼吞虎嚥,含著餅答話:我沒有名字,從來未見過爹,別人都叫我狗娃子,去年娘生重病,也去了。小孩兒一時不慎將食物碎末嗆進了氣管,一陣劇烈咳嗽,憋得臉通紅,鼻涕眼淚一起出來了。 天師見狀,疾點他肺經幾處穴位,又在他背部拍了數下,立竿見影止住了咳嗽。天師心裡直髮酸:“簡直造孽呀!寧做太平犬,莫做離亂人”。末了,天師走到哪兒,小孩兒就跟到哪兒。天師端詳他相貌:雖然瘦骨嶙峋,倒也骨骼清奇;面黃肌瘦,雙目卻炯炯有神;面部天庭飽滿,命宮卻有傷。五嶽朝歸,得地之厚載。相書上先聖所言乃“氣宇軒昂,大器晚成之相”。 天師問:你額頭中間有個傷疤,是怎麼回事?小孩兒道:“娘在世的時候說,當年強盜洗劫村莊,被一惡人打了的”。天師心潮一陣翻滾:天意!此子貌生異相,雖成大器,還待逢時。命宮帶傷,難逃血光橫禍,不得善終。也罷,幫人幫到底,既然他與我有緣,索性將他帶上山,想辦法渡他。 張天師慧眼識才,那小孩兒果然出類拔萃,學什麼都能一點即通,心領神會。張天師豁達開明,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並賜道號:正覺。天師當初給他度牒取名正覺,一是因為他資質聰慧,有慧根;二是此代弟子輩份剛好排到正字輩。不想冥冥中有因果,應了天數,正覺道長竟然看破紅塵,皈依三寶,一心向道。 上任掌教張天師甚感欣慰,摒棄門戶之見,羽化之時將掌教之位傳於他。正覺道長不負先師厚望,苦心經營將龍虎山天師道統發揚光大,“正一盟”以天師道為尊,統領三山符籙,顯赫一時。但他非天師一脈本家嫡傳後裔,也為後來的“掌教之爭”埋下了隱患。 正覺道長幼經磨難,心憂民間疾苦,經常下山濟危扶困。某日遊歷人間,偶見涇川地界天呈異象,瑞氣萬千,便尋著河畔,徒步幾百裡,近河源頭看到一幅奇景:此處湖水清清,水流平緩,青山倒映,一女嬰安詳地躺在荷葉中。正覺道長倍感驚奇,往下仔細一瞧,原來一隻烏龜託著荷葉,正緩緩逆游上行。細觀女嬰:面如清荷,眉如彎月,四肢白如嫩藕。女嬰見到正覺道長,哼哼啊啊的笑,兩隻小手比劃,好像是要他抱。 正覺道長喜出望外,連忙抱起她,親了她額頭一口:乖乖!緣分呀!同時心生疑慮,此女到底是什麼來歷?不知不覺演算起來。突然晴空一聲炸雷,拍在河面上,附近浪花飛濺,雨點撲面而來。受外力刺激本能反應,天師一驚,身體瞬間蹦出護體罡氣,將爺孫倆罩住,雨點通通被擋在氣牆外面。 天師無心顧眼前,繼續推演易數:震為雷,兌為澤,歸妹之卦,金鱗在池中……奇怪!怎麼天機矇蔽了!前因後果都看不到?罷了!既然天意示警,我也不能逆天行事,強推天機。也不知道此女叫什麼名字?這麼大的動靜,一般的小孩兒早就嚇哭了。我的乖乖!她竟然趴在我肩頭睡著了!天師突發感悟:上善若水,正本清源。此女有水德,就叫她清清吧。張天師將她帶上山,一晃十數載。由於自己曾經是個孤兒,吃盡了苦頭,所以特別疼愛清清。 話題扯遠了,且說清清當日跑出去,龍虎山並沒有人在意,認為她頑皮慣了,三日沒有回來,掌教張天師(正覺)有些擔心,派了幾名弟子下山尋找,渺無音訊。天師愈發

目錄
仙木奇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