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愛恨傾城小團圓 > 第18部分

第18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怪獵:獵人的筆記同步遊戲屬性,我成為了全球最強全民海島求生:我提前進入一年全民載具求生,我有無限賦予能力全球穿越,我在塔防遊戲裡成神地球資料化後,我在遊戲裡生活求生遊戲:末世大佬玩嗨了幻光四戰爭騎士,我能融合萬物我踢的養生足球我,神級輔助,帶領Uzi奪冠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全民求生:從鬼屋開始建立黑暗帝

,所以還是用筆名保險一些。

這次在小報上連載的小說,叫做《十八春》。這部作品,很有一些里程碑的意義,它既是張愛玲在1949年以後的第一部作品,又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篇幅最長的一部作品。

她第一次學起了張恨水的功夫,邊寫邊刊登。從1950年3月開始連載,到1951年3月完畢,全文有25萬字。在連載結束後,又出了單行本。

張愛玲所用的筆名,叫“梁京”。這個筆名的來源,據說是“張”、“玲”兩個字相互交錯的音韻反切。

龔之方非常看好這個《十八春》。他深諳小報的連載之道,在連載開始前三天就登出預告,明示這一篇是“名家之作”。之後隔了一天,又有桑弧署名“叔紅”的文章發表,鄭重予以推介。

小說連載到大約一半時,唐大郎按捺不住,索性丟擲署名“傳奇”的文章,猜測小說作者不是徐訏,就是張愛玲,以此大吊讀者的胃口。

徐訏原是上海《天地人》、《作風》等刊物的主編,1937年以短篇小說《鬼戀》一舉成名,1944年又有長篇小說《風蕭蕭》出版,也是當時很有讀者緣的作家之一;但他的風格與《十八春》畢竟不相類,且唐大郎文章又署名“傳奇”,這幾乎就是明明白白把謎底告訴給了讀者。

《十八春》是一個現代的上海故事,與張愛玲的生活完全同步。所謂“十八春”,即故事是從1949年倒溯18年開始寫起的。

小說講述的是,平民之女顧曼楨與世家子弟沈世鈞相戀,中途卻突生變故,沈世鈞因父親急病趕回老家南京,曼楨恰在此時落入姐姐曼璐佈下的圈套。

身為舞女的姐姐曼璐,為了籠絡住花心丈夫祝鴻才,不惜讓妹妹曼楨作為祝鴻才的獵物,並把曼楨幽禁起來,直到曼楨生下祝鴻才的孩子。

這中間,沈世鈞找到曼璐詢問曼楨的下落,曼璐欺騙他說,曼楨已經嫁了人。世鈞萬念俱灰,不久,便遵父囑另娶了他人。而曼楨因為割捨不得孩子,在姐姐曼璐死後,竟然正式嫁給了祝鴻才。

18年後,也就是解放之後,顧曼楨與沈世鈞偶然相遇,但兩人的命運早成殊途,已絕無複合的可能。沈世鈞回首往事,只能徒生感慨了。

這個《十八春》,是很值得研究的一部小說,其中有三個因素非常值得注意。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有驚無險的羅湖橋頭(3)

一是,這部小說的故事結構以及人物設定,完全是“抄襲”了美國作家馬寬德(John Marquand)的小說《普漢先生》(,Esquire)。

二是,它是1949年以後張愛玲在新時代裡的第一次寫作,動筆前曾對小說的主題有過“與時俱進”的考慮。

三是,這篇小說是張愛玲自成名以來,在上海市民中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

據臺灣女作家蘇友貞的文章《張愛玲怕誰?》載於2005年3月號《永珍》雜誌。指出,張愛玲本人曾經明明白白地承認,《十八春》就是根據《普漢先生》改寫的。

馬寬德在美國並非經典作家,但在上世紀30年代也曾風光一時,獲得過普利策文學獎。《普漢先生》寫的是一個很複雜的“四角戀愛”故事,當時是一本暢銷書,後來被拍成電影,但反響平平。

《十八春》不僅襲用了《普漢先生》的基本情節與人物,而且還借用了其中大量細節。《十八春》中令讀者饒有興味的“四角戀愛”關係,就是出自《普漢先生》。

還有,《十八春》中的一些精彩對話,也是從《普漢先生》中移植而來,比如結尾最令人蕩氣迴腸的那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就是來自《普漢先生》的原創。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說《

目錄
飛翔的日子絕世猛龍當宅男遇上修真界痴心王爺悍王妃帝君,過來讓我勾搭一下纏綿至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