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美學準則:易中天文集 第四卷·破門而入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

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主觀普遍性”。

康德提出的“主觀普遍性”,解決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想不通的一個問題:美,究竟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一方面看,它好像是客觀的;另一方面看,又好像是主觀的。審美也一樣。康德在“純粹審美判斷的演繹”一節中,就講了這兩個“好像”。他說,鑑賞判斷要求每個人都同意,好像是客觀的;但是,鑑賞判斷又完全不能透過論證來規定,又好像是主觀的。在“審美判斷力的辯證論”這一部分,康德把它稱之為“鑑賞的二律背反”。什麼叫“二律背反”呢?就是說,兩個命題,單獨看,都是成立的,可以論證的。放在一起,卻又相互排斥,相互矛盾。比方說,世界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有限的。這當然對。世界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無限的,也對。放在一起,不對!這就叫“二律背反”。

康德認為,鑑賞判斷中就充滿了這樣的“二律背反”。比方說,對一個鑑賞判斷可不可以爭論?正方說,不能爭論,因為鑑賞判斷是非概念的。不建立在概念的基礎上,爭論就沒有依據。你說這朵花是美的,憑什麼?一個物件,你說美,我說不美,誰來裁判?我們服從誰?審美當中,有像幾何學裡面那樣的公理嗎?沒有。有像民事訴訟中的法律或法官嗎?也沒有。那我們聽誰的?誰說了算?誰說了也不算,除非請上帝來裁判。可惜上帝又不說話。“天何言哉!四時興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沒有誰能裁判。

反方說,可以爭論。因為誰都知道,“口之於味,有同嗜焉”。大家都同意西施是美的,鍾馗是可怕的,是不是?沒錯,是有句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仇人眼裡出鍾馗”,但把情人和仇人分別叫做西施和鍾馗,就說明西施和鍾馗的美醜已沒有爭議,也說明美醜是有標準的。這標準可能叫西施,叫鍾馗,也可能叫別的什麼,反正不是一點譜都沒有。如果一點譜都沒有,每個人想怎麼認為就怎麼認為,說誰美誰就美,說誰醜誰就醜,那普天之下恐怕就什麼都可能美,什麼都可能醜。什麼都是美,什麼都是醜,也就沒有美醜,無所謂美醜了。因此,美應該有一個標準,它也是可以爭論的。

大家想想,單獨看,是不是都對?放在一起,是不是矛盾?

實際上,這也正是經驗派美學和理性派美學的分歧。經驗派美學認為,審美依據的只是個人的審美快感,只是一種個人主觀的趣味,不存在一個普遍適用的審美標準。因為如果存在這樣一個標準,我們就用不著審美了,只要拿一把尺子到處量就是。比方說,某模特渾身上下都符合“黃金分割比”,那就肯定是美的;像我這樣渾身上下都不符合“黃金分割比”的,肯定不美(笑)。這個連看都不用看,量!量完了算,算完了比,由計算機來決定誰美誰不美。最後,將來科學發達了,每對夫妻都按著這尺寸生孩子,滿世界都是一個模子裡倒出來的大美人兒,大家說,有這事兒嗎?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四 美的秘密(2)

理性派美學則認為,鑑賞判斷一定基於一個美的概念,有一個客觀的審美標準,要不然,你憑什麼說這朵花是美的?憑感覺?那你等於說“這朵花,──啊”。實際上,當你說“這朵花是美的”時候,你心裡是有一個美的概念的,要不然你就不會這麼說,不會這麼判斷。你說得這麼理直氣壯,這麼斬釘截鐵,說明你是認準了的。你心裡有個譜,有個準星。這就是美的標準。而且,你還不是自說自話,你還要說給別人聽,還希望並相信別人贊同。這說明你心目中的那個標準不是你個人的,而是大家的,是客觀的。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標準,如果這個標準不是客觀的,那麼,藝術批評和文藝評論也就毫無價值了。你想嘛,一件藝術品美不美,連個標準都沒有,爭那麼大勁幹什麼?吃飽了撐的?

康德認為,這兩派觀點,

目錄
家有統帥,深井冰不配12時光之城(出版完結)瀟然夢2斷髮仙遊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