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美學準則:易中天文集 第四卷·破門而入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

就是倫理學。唯獨美沒有,因此也應該給它建立一門,鮑姆加通管它叫膕thetik。這個名字以前沒有人用過,是鮑姆加通首先開始用的,而且是用在“美學”這個新的獨立學科上。因此,學術界一般都把1750年看作美學的生日,把鮑姆加通稱為“美學之父”。

不過,鮑姆加通這個“美學之父”,認真說來只好算是“教父”。因為他只是為美學取了個名字,並沒有真正建立起這門獨立的學科。鮑姆加通在學統上是屬於大陸理性派的。我們知道,文藝復興之後,康德之前,歐洲哲學和美學主要可以分為英國經驗主義和大陸理性主義這兩派。前面一講說過的夏夫茲伯裡、哈奇生、博克、休謨,就是英國經驗派。大陸理性派的美學家,則主要包括萊布尼茨、沃爾夫、狄德羅和鮑姆加通。這兩派美學在方法論上很不相同。英國經驗派是先確定個人的美感,然後再來尋找它的普遍標準和美的概念。大陸理性派則是先確定美的普遍概念,然後再來尋找認識和實現它的特殊途徑。說得白一點,英國經驗派是從美感說到美,大陸理性派則是從美說到美感。他們兩個是剛好相反的。

然而,大陸理性派和英國經驗派雖然剛好相反,卻又殊途同歸。那就是說著說著,就從客觀美學變成主觀美學了。請大家沉住氣,我把這個過程稍微說一下。大陸理性派美學,我們知道,是從萊布尼茨開始的。萊布尼茨的思想方法,屬於柏拉圖那一路,就是把美歸結為一種客觀精神。只不過,在萊布尼茨這裡,它不叫“理念”,叫“前定和諧”。萊布尼茨認為,人天生就有一種先驗的理性認識,叫“一般概念”。宇宙也有一種天然的理性結構,叫“前定和諧”。什麼叫“前定和諧”呢?就是說,宇宙在誕生之前就被規定是和諧的。所以它一被創造出來,就像一架鐘表一樣,指標、發條、齒輪、螺絲,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只要發條一上,就會準時準點嘀嘀嗒嗒地走起來。創造這架鐘表的就是上帝。當然,上發條的,也是上帝,是他擰了第一下(笑)。

所以呀,我們這個世界,在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是最好的。從美學的觀點看,也是最美的。因為它最完美地體現了多樣統一的和諧原則。當然啦,萊布尼茨也承認,在我們這個世界裡,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有醜也有惡。但是,萊布尼茨樂觀地告訴我們,那不過是對於整體美的必要的陪襯和補充,不要緊的啦(笑)!而且,有了這些陪襯和補充,整體就更美了,就像漂亮女孩的臉上長了顆痣,沒準更漂亮了(大笑)。

一 美學的教父與父親(2)

總之,美就是事物的秩序,多樣的統一,就是宇宙的和諧與完善。這種和諧與完善是由上帝“前定”的,只有上帝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但是,人也不是一點事情都沒有。人可以去認識和把握這和諧與完善。為什麼可以呢?因為人天生就有一種先驗的理性認識能力。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塊有紋路的大理石板,有哲學家的紋路,也有藝術家的紋路。這些先天的“紋路”決定著後天知識的基本脈絡。所以,哲學家頭腦清晰,藝術家認識迷糊。迷糊也沒什麼關係。萊布尼茨有句名言:“音樂就是意識在數數,但意識不知道自己在數數”,用不著搞那麼清楚啦(笑)!

審美搞不清楚宇宙和世界和諧完善的理性結構,但能夠感覺到它,這就行了。這也是一種認識,非邏輯的感性的形象的認識。美,就是憑感官認識到的完善。後面這句話,是萊布尼茨的門徒沃爾夫補充的。他的原話是:“美在於一件事物的完善,只要那件事物容易憑它的完善來引起我們的快感”。也就是說,美,是感性認識到的完善。

不過這話到了鮑姆加通那裡,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鮑姆加通是沃爾夫的門徒,正如沃爾夫是萊布尼茨的門徒。鮑姆加通的觀點也很有名,──美是感

目錄
家有統帥,深井冰不配12時光之城(出版完結)瀟然夢2斷髮仙遊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