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狐鬼與人間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怪獵:獵人的筆記同步遊戲屬性,我成為了全球最強全民海島求生:我提前進入一年全民載具求生,我有無限賦予能力全球穿越,我在塔防遊戲裡成神地球資料化後,我在遊戲裡生活求生遊戲:末世大佬玩嗨了幻光四戰爭騎士,我能融合萬物我踢的養生足球我,神級輔助,帶領Uzi奪冠海島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籃壇傳奇巨星:巔峰之路足球:重生當教練,冠軍拿到手軟打造領地太累?我有多重影分身!網遊:我獲得了即時殺戮的能力這就是通天代的含金量嗎?網遊之無雙崩壞:遊歷四方全民求生:從鬼屋開始建立黑暗帝

我又問:“我聽說蒲松齡枕著一部書?”

紅衛兵又是毫不猶豫地說:“枕著,挺厚的。”

我忙問:“你們拿出來了嗎?”

“拿出來了。真怪,那部書一拿到地面,就化了。”

這些亂掘古墓的紅衛兵,一點兒也不懂得如何對待出土文物,結果讓埋藏地下250年的書風化了。太可惜了!

我問:“那書是《聊齋志異》嗎?”

紅衛兵口氣肯定地回答:“不是。”

我急忙問:“是什麼?”

“沒覷乎。”

“好好想想,書皮上有沒有‘姻緣’這兩個字?”

“沒覷乎。”

我為什麼要問有沒有“姻緣”二字?就是衝著《醒世姻緣傳》而來。我在蒲松齡的許多後人那兒聽到這樣的說法:《醒世姻緣傳》是“三老祖”的作品,裡邊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有原型的,因為小說跟原型太相近,這部書引起了不小的糾紛。受到“誣衊”的家族要求蒲松齡銷燬這部作品。蒲松齡就把這部沒有列入墓表的著作帶進了墳墓。

對《醒世姻緣傳》作者的爭論早就有。有幾位著名學者,比如胡適、吳組緗、孫楷第認為這部書是蒲松齡的作品。20世紀80年代末,我因寫作《聊齋志異創作論》到北京大學向吳組緗先生求教時,他親口對我說過:他和著名版本學家孫楷第都相信《醒世姻緣傳》是蒲松齡的作品。吳先生說:我給你提供資料,你寫篇文章,說明《醒世姻緣傳》是蒲松齡的作品。當然,也有相當多的一些學者認為不是蒲松齡的作品。

1980年深秋我對掘墓紅衛兵的訪談,既想弄清蒲松齡有沒有“第二夫人”,也想弄清《醒世姻緣傳》是不是被蒲松齡帶到墳墓裡。可惜沒做到。蒲松齡頭枕一部書,按說該是他最珍愛的《聊齋志異》,偏偏不是。它到底是哪部書?上世紀80年代我在蒲家莊考察時,蒲松齡後人眾口一詞,說是《醒世姻緣傳》;90年代我做“文學顧問”蓋聊齋宮時,蒲家莊支部書記、蒲松齡嫡孫蒲文君說是《醒世姻緣傳》;到了21世紀,蒲文君的繼任蒲長春還說是《醒世姻緣傳》!根據我研究蒲松齡的經驗,有些民間口耳相傳的東西不能輕易否定。遺憾的是,我對掘墓紅衛兵的獨家訪談得到的回答卻是“沒覷乎”!

紅衛兵掘墓的結果僅僅收穫了那些“寒酸”物品。然後,紅衛兵們揮動大錘把蒲松齡墓碑砸個粉碎;將籌建中的柳泉公園八角亭稀里嘩啦拖倒;蒲松齡的頭蓋骨被拋露荒郊,他的後人悄悄掩埋回去。

2005年,有人仔細考察了蒲松齡的畫像,發現上邊除“留仙”、“蒲氏松齡”、“留仙松齡”、“柳樹泉水圖”之外,還有兩個圖章:“奉天”和“綠屏齋”。蒲松齡家鄉報紙的記者多次給我打電話,詢問這兩個圖章的含義。我回答:“奉天”的一種解釋是現在的瀋陽,但據我考察,蒲松齡從沒到過瀋陽,何況,他連家鄉“淄川”或古稱“般陽”都沒刻,怎麼可能刻東北某個地名?那就只能採用“奉天”的字面含義:“信奉天的意志”。至於“綠屏齋”,早在我20年前出版的《蒲松齡評傳》就寫明瞭,是蒲松齡的書齋。人們都認為蒲松齡的書齋當然是聊齋,而“聊齋”就是聊天之齋。其實“聊齋”最早僅是蒲松齡寫《聊齋志異》時虛擬的書齋,現實生活中他的書齋先叫“面壁齋”,後叫“綠屏齋”,最後才定為“聊齋”。而“聊齋”也並非就是聊天之齋,“聊”有“姑且”之意。

。。

蒲松齡墓被掘所見(4)

至於“奉天”和“綠屏齋”這兩個圖章是不是在蒲松齡的墓裡?還是也在墓裡卻沒被掘墓紅衛兵發現?這成了千古之謎。我估計這兩個圖章肯定也在蒲松齡墓裡,只是紅衛兵們不像考古工作者那樣仔細。那麼小的圖章,

目錄
飛翔的日子絕世猛龍當宅男遇上修真界痴心王爺悍王妃帝君,過來讓我勾搭一下纏綿至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