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漢世祖 > 世宗篇終 駕崩

世宗篇終 駕崩(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天命神魂訣劍蕩滿嘴芬芳旅行異世界鳳鳴震星河飛魚傳奇玄錄異界特種戰神福天記魔女,哪裡跑噬靈道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毒劍仙帝許仙雙穿修仙:我玩個錘子最強修仙法星辰衍變詭異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天劍之劍讀濟公傳先天太玄開局溺水死屍成就超凡神位

卓越的軍事才華,但在政治上,實在乏術,甚至短視,在帝國高層,他可以靠著殊功一路莽著走,但當朝局在“奪嫡”的影響下變得複雜詭譎之時,他便迷失其中了,及至身死道消,軍事上的敏銳嗅覺,在政治上,當真毫無用處。

當然,皇帝劉文濟在用人上,或許有一定指摘之處,向使董從儼能一直在地方坐鎮帶兵,沒準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流芳百世,千古揚名。但這就是以結果為導向的評價了,並無多少實際意義。

董從儼之死,可以說視作建隆後期帝國政壇上發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畢竟不久後的開年,劉維箴就被冊立為皇太孫。而劉文濟統治生涯末段,帝國政治的緊張、壓抑乃至酷烈,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同時,這還反映出劉文濟的一些心理變化。一直以來,劉文濟都是一個很缺乏安全感的人,壯年時,尚且可以靠著出色的手腕以及足夠的耐心去應付,等到遲暮之年,精力不濟,身心俱疲,也再保持過去的那種狀態了。

為了維護天子威嚴,鞏固皇權,他也只能採取一些嚴酷的手段,繼續展現他的強勢與不可侵犯。可以說,劉文濟一生都在證明自己,但到了晚年,他已經不需要和光同塵,只需要短短几年的上下畏服即可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壓制許久的特務政治,也再度抬頭了,建隆二十年後,皇城、武德二司在大漢帝國,尤其在京畿範圍之內,可是活躍異常。

話說回崇政殿內,老皇帝劉文濟放下由蔡齊等臣編纂的《國史》,看著石全彬,想了想,方才輕聲吩咐道:“宣!給太傅備座!”

張太傅,不是他人,正是前宰相張儉。作為三朝老臣,盡忠皇室四十餘載,張儉素有“治世能臣”的美名,為相二十餘年,於國於君,多有裨益。

早在建隆二十年的時候,感朝中局勢糜濁,張儉便有隱退之意,以年高向劉文濟請求致仕,但被劉文濟拒絕了,並極力挽留,張儉無奈,只能繼續以古稀之年,擔任吏部尚書。所幸有杜衍的輔助,否則怕是真要如張儉自誹那般,昏昏碌碌,誤國誤民了。

在陳堯佐罷相之後,張儉晉位尚書令,不過只當了半年的過渡首相,劉文濟終於“良心”發現,準他在七十八歲高齡的時候,以本職致仕。

不過,劉文濟對張儉信重是毋庸置疑的,仍舊留他在京中發光發熱,賜其為太傅,坐鎮東宮,輔弼太孫劉維箴。而張儉,也朝著四朝元老的傳奇之路邁進,功績任人評說,但名位+年齡的組合,足以在帝國曆史上留下一道深刻的印記。

到建隆二十四年,張儉已經八十歲了,但精氣神卻依舊良好,拄著御賜的紫金杖,僅觀形貌,說他比劉文濟年輕都有人信。

“老臣張儉,參見陛下!”邁著緩慢的步伐入殿,張儉大禮參拜。

平日裡,老臣參拜,劉文濟都會免其大禮,不過今日,他是眼睜睜看著張儉做完一整套禮節動作,方才擺手示意。老臉上露出一抹惆悵,劉文濟唏噓道:“張卿年高,猶如此康健,令朕羨慕不已啊!”

聞此言,張儉自是謙遜相應,態度很謹慎。對於這些近乎虛與委蛇的回應,劉文濟也看淡了,並不是太在意,又自顧自地感慨了句:“掌國二十七載,事情做了不少,問題也留下了不少,向使能再給朕二十載,天下大治,不是空談,只可惜,天不假年啊.......”

聽皇帝這般說,張儉哪裡還坐得住,當即起身,誠惶誠恐地拜道:“陛下千秋,何出此言,大漢億兆臣民,仍需沐浴陛下之恩澤——”

“千秋萬世之談,從來愚謬!老之老矣,行將就木,朕都看開了,張卿亦無須出此言寬慰!”劉文濟擺擺手,眼眶竟然不自覺地多了幾分溼潤。

此時的劉文濟,沒有維持了一輩子的平和與沉靜,也沒有晚年的固執與暴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嬌妻她有雙重人格袁太子李朵兒的重修記佳偶盛京甜品坊[美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