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推背圖之大唐帝國 > 第145章 軍功獎勵機制

第145章 軍功獎勵機制(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全球鍛鍊,開局水滸我來選四合院:我成了卡車司機重生南美做國王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一邊陽光一邊烏雲殭屍世界,從娶馬小玲開始開局拐騙大宋將士造反三國S2逆天重來大秦:開局成為始皇親弟穿成農夫,我靠採山貨養家鬼明三國:偷偷發展嚇壞眾諸侯小馬寶莉之穿越時空明末:亂世崛起諸天:創造烏托邦樂園唐草四合院從1962開始大唐極品帝婿星穹鐵道,開局直砸飲月君穿越三國,我的二叔是趙雲

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正月二十日,在朝會上,新任光祿大夫、戶部尚書唐儉上奏:

“唐律疏議規定,男子在二十歲後就需要承擔賦役,至六十歲免除。因為貞觀年間朝廷賦役壓力過大,百姓因不堪重負,會透過逃亡或自殘的方式來逃賦役,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承擔賦役的課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會大幅下降。

唐律疏議規定,承擔賦役的課口範圍為:自普通百姓到六品以下官員家庭。每三年做一次人口普查,因此,民間百姓躲避兵役逃亡或自傷殘的越多,課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就越小,隨之課口補充進府兵的數量就越少。

截止到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國人口為304萬戶、1235萬人,其中,課口應為200萬人,課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6.2%。

我大唐每年財稅收入為二千萬貫,其中:租庸調收入1000萬貫;佔50%;地稅220萬貫,佔12%;鹽稅僅1萬貫;採礦稅僅20萬貫,僅佔1%。

貞觀初年,我大唐的官員與軍隊數量不是那麼龐大,財政收支整體處於平衡狀態,租庸調佔了每年財政收入的主要部分。其中規定:每一個課口每年繳納粟米二石;每一個課口每年繳納調為2丈綾絹,或2.4丈布,或3兩綿,或3斤麻。

臣認為朝廷五品以上官員家庭享受著豁免賦役的特權,其數量甚眾,粗略計算有60餘萬課口,按照每一個課口2丈綾絹,就已經豁免繳納120餘萬綾絹調。臣在戶部所瞭解到,貞觀十三年課口應為200萬人,朝廷每年應徵收為400萬綾絹調,但是僅徵收200萬綾絹調。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課口的數量大幅減少了,差不多得有半數左右的課口消失了,他們到哪裡去了呢?現在大唐現有的1235萬人口或豁免或逃亡近過半,相應地庸調的課口數量也減少過半,導致現在朝廷財政開支嚴重赤字。”

李世民聽罷唐儉的上奏,說道:

“朕打算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檢括戶口行動,同時,想下達詔令:百姓故意自殘的,按唐律疏議處1年半的徒刑,並且仍然要繼續承擔賦役。原因是自隋末以來,由於國家連連戰爭,百姓嫌服兵役過重,往往會選擇逃亡,甚至是以故意自殘的方式來逃兵役,還將此稱謂‘福手’、‘福足’,自今遺風猶存,故朕想禁之。”

這時,魏徵上奏道:

“臣認為聖上透過檢括戶口行動與嚴懲百姓自殘行為,來避免課口數量急速減少,這是治標不治本,不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導致天下騷動,百姓逃亡或自殘的更多了。”

李世民聽罷,面容不悅地說道:

“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制止百姓逃亡或自殘,不出十年,朝廷將無一個服賦役之人,也無一個可用之兵。怎麼辦?”

李世民掃視了群臣們一眼,但是群臣們都默不作聲。李世民微嘆一下,問袁天綱:

“袁愛卿,你出一個主意來解決上述問題。”

袁天綱急忙出列,沉吟片刻,回答道:

“臣認為,近年來,朝廷連連用兵,徵突厥、吐谷渾、吐蕃、高昌、薛延陀,百姓負擔過重才會紛紛逃亡或自殘,長此以往,恐怕離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不遠了,殷鑑不遠,《司馬法》雲: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孫子兵法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臣建議有兩策:

一是,採取休養生息,慎重對外用兵,相應地減輕百姓服賦役的負擔。

二是,採取馬御史(馬周)曾經的提議:在全國範圍內對鹽鐵實行專賣制度,以增加國家稅收,相應地降低課口所承擔賦稅的比例。

三是,借鑑秦國商鞅獎勵軍功制,實行激勵機制。自大唐建立以來,連

目錄
輪迴樂園意外懷孕,豪門繼承人跪求我生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