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 > 第265章 門戶大略(一)

第265章 門戶大略(一)(第1/6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華色桃妝漁家福寶靠趕海發家致富這個小孩不合群快穿生子:美人妖精她福孕滿滿天!霸總怎麼是個粘人精快穿:炮灰劇本?抱歉我才是女主枯萎的碎冰藍覓長生之竹山宗毒聖闖關東:我朱傳虎海賊之海王娜美七星刀聖上帝狠寵作精,主角被逼黑化她的新童話大小姐她高攀不起一首懸溺,公主哭著走出包間?快穿:清冷美人深陷修羅場神豪養成系統:管家男友竟是主神小馬寶莉:馬格分裂的公主炮灰女配她越變越美綜瓊瑤,渣男有什麼好搶的

自夏商周三代以來,歷朝歷代都有大臣們朋黨現象。漢代的黨人,大多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唐代的黨人,小人佔多數,但其中不乏有才幹者;宋代的黨人,君子居多。然而,一旦朝堂上朋黨之論興起,必然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關,直至國家衰敗滅亡。那些才智出眾、品行正直計程車人,本應是社會所仰賴的棟樑,卻被冠以黨派之名。於是,他們的智慧和策略,都用於彼此內耗傾軋,無暇顧及國家大事。並且,指責別人結黨的人,自己往往也是有黨派的。這個黨派衰落,那個黨派興盛,後起的黨派往往還不如前。這種禍患蔓延影響宗廟社稷安危,本就是意料之中之事。

到了明朝,在萬曆皇帝即位之前,尚未有明確的黨派名稱。直到四明人沈一貫擔任內閣首輔,他自恃才華,不願屈居人下,而當時,一批賢良之士如顧憲成、孫丕揚、鄒元標、趙南星等人,他們耿直自負,時常與內閣意見相左。沈一貫的追隨者多為言官,而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吸引了眾多重臣名流前往,這便是東林黨形成的開端。關於確立皇位繼承人的爭論興起時,當時的重臣名流們都認為按照長幼順序確立太子是天經地義的,紛紛上書請求儘早確立太子。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諫言者的無功可居,聽到的人也不能將此指認為罪錯。然而,皇帝認為他們是有意擁護太子是期待將來能因此獲得富貴,所以對於群臣上書談論這個事情很不高興,當然即使他們不談論,皇帝也不會主動去做。假如他們請求的這件事當時就得到皇帝批准同意,不僅後來皇帝與兒子之間不會產生隔閡猜忌,而且朝臣們也不會因此事被指責為喪失氣節。

當時,大臣們的初次請求未獲皇帝允許,再次請求則遭到了皇帝嚴厲貶謫,此後甚至有多大臣因此被廷杖,皇帝對這些賢良之士非常仇視,極力打擊嚴懲他們。儘管皇帝本性仁慈,內心並無惡意,只是希望平息爭論,但這樣一來反而引起更多議論。於是,內閣諸輔臣中,只有山陰人王家屏、歸德人沈鯉與言官們一道堅持請求,皇帝未予採納,二人因此被貶歸鄉里。其餘如沈一貫、申時行、王錫爵等人,表面上以調和為名,也未曾沒有委婉且堅持地向皇帝提出這些請求,但其實心中也認為言官們多事。皇帝認為這些大臣鼓動輿論,內閣也以同樣理由指責他們。然而,言官們的進言忠言逆耳,而調和者們的言辭則顯得甜美好聽,於是皇帝就將言官們視作不懷好意的結黨之人。

申時行性情寬和,他所貶黜的人不久就會被重新起用,而沈一貫則仗權好勝,被他貶黜的人雖然離開了官場,名聲反而更高,東林黨人的名聲因此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論被視為公正理性的意見,即便朝廷也常常以他們的看法來衡量是非。東林黨成員逐漸增多,其中不乏追求名利、急於求成之人。起初東林黨的領袖人物都是君子,後來越來越多的好名之徒、浮躁之人也依附於東林黨。由此,關於淮揚巡撫撫李三才的不利輿論就開始興起。

淮揚巡撫李三才是西安附近之人,年輕時就聲名顯赫,所到之處都頗有威望,但他雖有才華,卻品行不端。當他擔任淮揚巡撫時,覬覦更高的職位,廣泛結交賓客。這些人每日都在顧憲成身邊稱讚他,顧憲成因此對他產生了好感,也替他宣揚聲譽。那些指責李三才的人,認為他給東林黨人帶來了汙點,李三才便利用權謀之術與那些人針鋒相對,朝廷輿論對他的譴責批評也更為強烈,東林黨也因此受到很大牽連。

不久,朝廷發生了妖書案,並興起大獄,清流派大臣因此面臨極大的危險。接著發生了“梃擊案”,朝廷兩黨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所謂“妖書”,是指《續憂危竑議》這本書,無人知曉其真正作者是誰,大致內容是說雖然奪取年紀最大皇子的儲君之位很難,但當今世上豪傑如沈一貫(四明人)等人能夠輔助此事成功,這似乎是出自清流派大臣之口,目的是為了傾覆沈

目錄
逃跑失敗,被偏執太子捧在掌心寵魂穿異世:拿捏帝王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