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唐之盛世大柱國 > 第170章 頂禮膜拜的藝術巔峰

第170章 頂禮膜拜的藝術巔峰(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那年,那雪,那個執戟書生!女帝寵臣?不,我乃國家柱石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

楊續略有所悟,為何何樂為孤注一擲,將最後一個請求鎖定在邀請李世民與皇后前來觀禮這一環節。

儘管法常大師仍在主持後續儀式,然而不論文臣武將、王公貴族,抑或是平民百姓,此刻所有人齊聲呼喚觀音菩薩之名,目光卻未停留於金身之上。

只因李世民與皇后殿下均身處大殿之內,眾人分辨不出,他們是在禮拜觀音菩薩,還是在禮拜那位猶如觀音一般存在的皇后殿下。

有人高呼一聲活菩薩,彷彿戳破最後一層窗紙,人們從敬拜觀音菩薩,轉向直接膜拜那尊活生生的皇后殿下——觀音皇后。

“法常大師一生穩健持重,何以至晚年竟答應你這等要求?”

楊續深感困惑,即便何樂為身為李孝恭之子,也不至於讓法常大師做出這般大膽之舉,畢竟將活人塑為菩薩,此舉可謂前無古人。

何樂為淡然一笑,答道:“富貴之路,本存風險。”

“好個富貴險中求……” 楊續對何樂為愈發讚賞有加,因為他深知此話背後的深意。

道教為大唐國教,蓋因李唐皇室自詡乃老子李聃之後裔,尊稱為“聖裔”。高祖李淵更昭告天下,頒佈《先老後釋詔》,明確規定先祭祀老子,再祭孔子,最後才是佛教。

換言之,天下宗教已有排序:道教居首,儒家次之,而佛家列於末端。

縱覽整個大唐江山,除了武則天短暫推崇佛教之外,其餘時期始終以道教為尊。即使武則天崇佛,也是為了自稱自己乃是彌勒佛轉世,僅此而已。

何樂為汲取武則天之例,意圖將其運用在皇后殿下身上,只不過其中寓意卻大相徑庭。

楊續深信何樂為押對了寶,因為他為皇后殿下塑造了一個活菩薩般的光輝形象,相較於太子、親王、乃至文臣武將們編纂經書、修建寺廟等諸多祈福手段而言,這無疑更為直接且力度更強。

他們皆在探尋微妙界限,甚至令數千弟子羽化為護法仙子,只為皇后殿下修煉不朽聖軀祈禱,而何樂為卻巧妙地將皇后殿下化身為現世觀世音,觀世音乃超脫生死的長生存在!

何樂為暗中窺探一切,李世民或許早已洞悉其計謀,抑或是始終未認為何樂為之舉有何實質影響。然而此刻,目睹萬民頂禮膜拜之景,李世民內心亦不由得翻湧澎湃。即使皇后殿下翌日便羽化登仙,她仍將贏得萬民敬仰,永載史冊。

固然皇后殿下的生命重逾千鈞,但這番行動相較於其他任何形式的祈禱,其效用更為顯著,強大至無可匹敵!

眾生沉浸在這莊重肅穆的氛圍中,不少人望著金身雕像淚流滿面。恰在此刻,一記清越的鶴鳴聲穿破大殿,直透雲霄。

菩薩金身光芒大盛,一隻仙鶴自天際降臨,翩翩飛入大殿內,在金身四周盤旋起舞。仙鶴背上的身影顯得模糊不清,正是一個駕馭仙鶴之人。

“那是羅浮真仙!那是羅浮真仙!”

何樂為微微眯眼凝視,竭力想要看清那身影,卻只能望見一團虛影,甚至連那仙鶴也彷彿在他面前化作一片幻境,就如同他在凝暉閣地宮初遇葉法善之時。

然而在場之人無不翹首以待,等待的正是葉法善的到來。仙鶴圍繞金身盤旋數週,一聲長嘯過後便振翅離去,人群隨之驚呼四起,並尾隨而出。就連李世民與皇后殿下也跟隨眾人走出大殿。

“轟轟轟!”

通往大殿的九十九級靈階剎那間烈焰熊熊,人群紛紛退避至兩旁。大殿門口的祭臺上,巨大的香爐銅鼎之前聳立起一架刀梯,形似攻城雲梯,卻又由銳利無匹的刀刃構成,猶如一條蜿蜒昇天的銀色蜈蚣。

香爐鼎之前,是一口宛如鐵匠鋪淬火池般的巨大銅鼎,鼎內滾燙的油脂正咕嘟作響,分明是一口沸油煉獄!

目錄
港綜1986清穿雍親王與他的嬌嬌小王妃水滸:大宋江山萬里我真不是影帝炮灰覺醒,少帥,夫人馬甲又掉了播放路飛出海到太陽神,震驚綜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