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雍涼風雲 > 第六十三章 河州輿圖、犬牙交錯

第六十三章 河州輿圖、犬牙交錯(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那年,那雪,那個執戟書生!女帝寵臣?不,我乃國家柱石上海灘:民國第一軍閥我是大明瓦罐雞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組織星穹鐵道:遊戲角色竟是我自己成龍歷險記之魔法真諦一句心聲,讓名柯大神們都慌了咒回:cos非人類後穿進高危番路賊王人在亂世當世子,娘子卻是大劍仙最強斥候三國:我呂布一口真氣可滅萬軍穿越後,我為王朝續命百年諸天快穿:從神鵰俠侶開始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千羽譜:夜醫大明:朱雄的崛起與征途穿越三國之與妻行三國:和貂蟬喝酒

河隴地區的部落兼併,與前秦統一北方,不斷併吞別國的過程,在本質上沒太多區別。

甚至因為統治地域的迅速擴大,前秦對新佔土地的統治都稱不上強力,多依賴於降附貴族與地方豪望,委任以方面的留守大臣也以撫治為主,力求恢復秩序、生產,以及西域、草原商路的暢通,對當地的胡、漢大姓也十分優容。

在這番前提下,以枹罕為治所,轄晉興、金城、隴西三郡的河州,就成了前秦控制河隴的重鎮之一。

枹罕以北為金城縣,得名自西漢名將李息所築金城,意為堅固之城,西北、東南兩面,與涼州治所姑臧,北秦州治所上邽,距離都在六百餘里。

由金城縣沿黃河北上,約千里,至西套中部,即秦朝所置北地郡的治所富平。富平故城以西,則是西漢時所築典農城,東漢時因為與西羌的戰事,北地郡三次內遷,最後一次本想向西回遷,卻趕上黃巾起義爆發,最終還是遷到了左馮翊。

典農城位於西套黃河西岸,由西南至東北依次為南典農城、上河城、北典農城,皆為西漢上河典農都尉馮參所築。

魏晉南北朝,時人稱南典農城為胡城,稱上河城為漢城,北典農城則以其外形得名呂城。

由於階梯狀的地貌,城周地勢天然高出,雖緊挨黃河,卻不易受水患侵擾,加上灌溉取水方便,周邊的胡部,也將呂城叫作飲汗城。胡夏赫連勃勃時,改作麗子園,利用水陸運輸的便利,在此駐兵屯糧,北魏時依此設懷遠縣。再後來,西夏李元昊稱帝建國,以此為都城,稱興慶府。

此時的河州治所枹罕,處在一個極其微妙的境地,東面是僅存三縣,人口凋敝的隴西郡。北面的金城郡,經過歷代多次分割亦只有三縣,好不到哪去。西面的晉興郡,則是前涼開國君主張軌為西晉涼州刺史時所置,只有晉興、左南兩縣。

金城東南、枹罕東北,為金城郡榆中縣,這三地之間還夾著一箇中孚,北魏時改作勇田。

榆中東北部,就是隴西鮮卑統主乞伏氏屯戍的勇士川,苻堅遇弒後,乞伏國仁在此築勇士城為都,建立西秦。

前涼張駿時,以枹罕東面的狄道為治所,將晉惠帝時所設的狄道郡改置為武始郡,中孚當時尚未從中分出,北魏改為勇田後成為武始郡治所,直至隋文帝時廢郡,將勇田縣劃歸由金城郡改置而來的蘭州,蘭州之名則源自其城南的皋蘭山。

去歲(378年)冬,巴西郡人趙寶,趁前秦大舉南侵,就是在武始郡起兵,自稱晉臣,意圖在狄道以南、臨洮以西襲擾拖延,待到來年開春,再向東突破,威脅南秦州治所仇池,以及仇池南面的武都,結果周邊前秦將吏反應迅速,未及來年旋即將其平定。

枹罕南面屬甘松護軍轄地,其駐地位於臨洮以南,西北方向的西傾山東端諸羌部落,則從屬於吐谷渾,而吐谷渾此時又稱臣於前秦。

被苻堅授以南單于、鎮西將軍的乞伏司繁暴亡後,為籠絡、穩定、分化隴西鮮卑。司繁長子,在長安為質的乞伏國仁,回到勇士川繼任首領之位,當時年僅十一、二歲,如今尚不滿三年。

而勇士護軍,仍是國仁的從叔祖乞伏吐雷,又以輔弼為名,代掌部中要事。

這並非沒有先例,乞伏部前幾代首領,都是二、三十歲早亡,乞伏吐雷的父親乞伏祁埿,就曾在堂弟乞伏述延年幼無法任事時,直接被推為首領。只不過待述延年齒稍長,且有子傉大寒之後,祁埿又將首領之位讓渡,述延、傉大寒父子,即乞伏國仁的曾祖父與祖父。

另外,乞伏國仁的叔父乞伏步頹所部也有些不安分,可隨後數年間發生的事蹟表明,吐雷、步頹二人都忠心耿耿,一系列對立的異樣舉動,不過是在作戲,以此矇蔽周邊負責監視的前秦官吏。

枹罕西北,南屬黃

目錄
港綜1986清穿雍親王與他的嬌嬌小王妃水滸:大宋江山萬里我真不是影帝炮灰覺醒,少帥,夫人馬甲又掉了播放路飛出海到太陽神,震驚綜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