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江湖外史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夏時陸南沉網遊:我的寵物能進化成美少女帶著塔羅牌穿越到孤島求生聯盟:我,重新定義輔助!網遊:剛開局就超神了CSGO之走向巔峰斷絕關係後,法爺殺怪永久加屬性海洋求生,開局忽悠女明星做女友NBA:我打球真的只是興趣

品古龍,這樣的大學經歷實足讓人神往,這也難怪作者時時懷念了。他的一位好友說:“本質上,文化是靠那些個人化的回憶支撐起來的,所謂潮流不過是過眼雲煙。沒有回憶,也就沒有文化。”回憶在書中是引子,或說是淵源,當然也是觀點的佐料。沒有回憶,他的品評將是蒼白的;有了回憶,他的品評才豐富飽滿起來,且令其他品評文字遇之失色。

憐花本無意去著述。他偏愛文字,偏好於文學。因此《江湖外史》,如書名一樣帶有野狐禪的味道。書中沒有條條框框,沒有高頭講章,有的卻是情,是愛,是義,是性命之所託,是人生在世之所悟。

憐花以一種感性的方式談論人生。品評人物,除了臧否人物的性情,憐花談論更多的是人物所選擇的生活道路。無名老僧,一個高深莫測卻與世無爭的人,他的生活是憐花懸設的最高境界。憐花知道擁有無名老僧的智慧不易,不得已退求其次,那就是韋小寶的“金剛不壞”,和光同塵。其實,做韋小寶亦不易,因而憐花提倡一種減法的生活理念——才高於志,土木形骸,不求不朽。“幸福就是做一個不求進取的天才,胡亂快活一世。”或許如此生活,條件也太高,因為需要有天才。那麼做“做什麼事情都要停下來想一想”的朱停吧,“只要想開了,世上也就沒有什麼事是非做不可的了。”依照這條思路,那麼也難怪憐花要為葉孤城嘆氣,因為他畢竟心性太高;也難怪憐花要為宮九惋惜,因為他畢竟太過自負;更不用說那個一生為野心而活著的慕容復了。然而憐花也因此規避了人生的責任感。“至多老子不幹了!”何等灑脫,然而“不幹了”就能脫離干係嗎?生活於世內,我們難免要面對困境。挺過去,是我們大多數人不得不選擇的道路。撒手不管,卻要才高於世,左右逢源才能夠做到。以憐花之才,或許能夠。但大多平庸之輩,卻不得不選擇堅忍地生存。其實憐花理想甚高,卻也頗為現實。“江湖是需要錢的”,不是現實嗎?“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和任何人都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只要你願意。”——這簡直是圓滑。“作為理想,我打算過一種下流的、醜惡的生活。”骨子裡透露的還是現實。生乎今世,大概只能如此。

憐花解讀古龍金庸,是把小說人物的道路與自己的人生經歷融在了一起。他是在江湖的邊上,又是在人生的中心。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北大醉俠孔慶東:多情最是王憐花(1)

書評人 孔慶東(北大中文系副教授,人稱“北大醉俠”)

我現在常跟人解釋說我算不得什麼“北大醉俠”,比我能喝酒比我更仗義的北大哥們至少還有幾十位,王憐花就是其中翹楚。看看王憐花寫的武俠文字,那才是我真正想寫的東西。我身在學院,寫出來的東西難免有酸腐之氣。其實我讀武俠完全是受了小蔡清平徐衛曹永平他們的影響,今天看看王憐花的《江湖外史》,更感到他們是用一顆詩人的心去感悟武俠,他們是武俠的真正知音。

昨天課前,向學生推薦了王憐花的《江湖外史》,透露了一點“我跟王憐花不得不說的故事”。王憐花是我1983年秋天考進北大後第一個“親密接觸”的人——我們床挨著床。32樓416是間大宿舍,共住10人,五張上下床,三張靠著牆,兩張並排矗立在中間。我住清平的上鋪,王憐花住小文的上鋪,我就這樣,跟這位白白淨淨的福建帥哥王憐花,床單挨著床單,相隔咫尺地成為哥們了。

說出王憐花的真名,那也是80年代響噹噹的北大才俊,就是蔡恆平——寫詩的時候叫恆平的。許多人都讚賞他的小說《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條路》,其實他的詩寫得更有理有情。小蔡普通話很差,花發不分,肉漏不辨,經常努力地卷著舌頭說:“今天他媽的真不象發!食堂的辣個棍棒漏丁,發了我四個一毛

目錄
26歲高中生總裁的寵妻移動迷宮小寧買房記法控天下紅樓同人之賈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