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狼煙晚明 > 第一章 洗腦

第一章 洗腦(第1/4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水洛藍冷鈺仙魔證道進入宗門後,我開始擺爛道君?那不是做夢就成?創世彩戲師重生萬年,萬世天尊合光從妖武世界開始的位面遠征女尊:昏庸女帝的階下囚修仙,我的靈田能升級凡人修仙:這個法修很會拉扯鍛刀閣:我的鍛造術自動滿級?道門尊者穿越後碰到了老鄉三山闕亂世宿命思念如風長生劍遊錄我有一尊青銅小鼎融衍功法,長生咫尺元身宇宙

第三部天問

第一章洗腦

李玉廷擬旨褒獎張爍時,吏部尚書兼首輔孟良臣“恰巧”沒在內閣。

其實,這並不是偶然。

能在勾心鬥角口蜜腹劍的朝廷中樞坐穩六部之首吏部尚書的那把椅子多年,而且更是被尊稱為“孟相”——意思是相國,也就是內閣首輔,孟閣老在官場上的功力修為已臻化境,超乎尋常的靈敏嗅覺只是基本功而已。早在一個多月前,孟閣老便透過種種蛛絲馬跡感覺到了紫禁城裡空氣中的異樣,不動聲色地提前又布了一個大局。

半個多月前,孟閣老上書告了一天假,理由非常充分:祭祖。大明講究的是忠孝傳家,適逢孟閣老的祖父冥誕,這是人之常情。而且孟閣老明確表示:人不離京師,不搭蓆棚、不設官鼓大樂、不做水陸道場,謝絕一切賓朋,只是幾個骨肉至親慎終追遠,以求光前裕後的家族內部事務,一天足夠了。聖天子本就龍體欠安,這等小事自然隨口一句話就準了。

自從孟大人高風亮節地把本該前途無量的族弟孟良卿薦到誠王府做幾乎一輩子再也出不得頭的長史,哥兒倆就再沒怎麼見過幾次面。朝廷裡有很多忌諱,最最重要的有三條:文臣不能結交武將、文臣武將均不能結交外戚、還有就是無論文武都不能跟藩王有什麼私下聯絡。

在這一點上,孟閣老做得無可挑剔。

祭的是同一個祖父,孟長史自然也要向誠王告假參加。而且,祭奠完畢當晚也就回了王府,再多事兒的言官也不可能拿天理人倫的大事說啥。

已對孟先生目為師長的誠王第二天問起,孟長史鄭重其事地謝過,然後便又開始了講筵的每日功課。

今天孟先生講的是朱熹的《四書或問》。“內聖外王”(修煉自己的內心達到極高的境界,從而對外實行王道)雖然是由道家的莊子提出,但早已為儒家所用,尤其是程朱理學,將“內聖”視為出發點,歸宿是“王道”(區別在於老莊意義上的“內聖外王”目的是解決諸侯混戰的局面:對內提升自己的道德標準,對外講“仁”,彼此相安不要再打仗了;而程朱之學是說提高自己的包括道德在內的全方面修為認知,從而向所有地方推行王道,隱然帶有一統天下的含義)。孟先生講了一會要義,見誠王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於是又開始講故事舉例子。話說朱子(朱熹)有個一語定交的好友鄭自明,娶了他另一個朋友陳師中的胞妹陳氏為妻。鄭自明英年早逝,陳氏意欲改嫁(兩宋的風氣相當開明,改嫁之事實屬平常,民間自不用說,名人顯貴中陸游的妻子唐琬、李清照、王安石的兒媳龐氏等例不勝列舉),朱熹繼承的是二程那套“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思想,苦勸陳師中阻止,無果,陳氏“再適太常少卿羅點”……

誠王有些疑惑:“先生為什麼想起這個故事?”

孟良卿淡淡地一笑:“殿下莫急,還有另一個故事呢。同樣是這位朱夫子,對人和對己卻全然不同——其弟亡故,朱子竟多般設法教其弟婦改適他人。這事殿下怎麼看?”

“莫非朱子之弟身故與其婦有關?”誠王猜測道。

“非也。”孟先生搖了搖頭。

“朱子是怕睹弟婦而思其人?”

“非也。殿下也莫猜了,很多人說,朱子只是想獨佔朱家的家產爾。”孟先生笑了。

“啊?竟有這等事!”這個答案實在出乎誠王的意料,不禁張口結舌。

“殿下,內勝外王話雖易,行卻難。古人云‘君子不欺暗室’,又云‘君子自勝’、‘君子慎獨’,說的都是這個道理。面對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內聖,絕不是輕易便可做到的。”

“先生教訓的是,孤明白了。孤會努力做好一日而三省吾身。”誠王誠懇地說道。

孟先生又搖了搖頭:

目錄
重生之將後炮灰重生後撩到了魔尊星際專職主播相思意鎮國七皇子玉金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