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讀書·治學·寫作 > 第12部分

第12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強化999,1級就無敵!琪亞娜第三人格足球之開局躺個世界盃冠軍網遊:我用智商碾壓你隊友帶我嘎嘎亂鯊海島,全民垂釣,我獨獲史詩天賦全民穿越,異界迷霧求生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

這是小事情上的真理。事情有大有小,而其為真理則一也。有人誇大考證的作用,說什麼發現一個字的古音,等於發現了一顆新星,這有點過分誇張。這樣的發現與哥白尼的日中心說是不能比的。不管怎樣,整個人類的歷史,就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歷史,這一點恐怕是無法否認的。從事各種工作的人,都在自己的領域內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學術研究發展的軌跡——由考證到兼顧義理

1988年

清儒分學問為三門:義理、辭章、考據。最理想的是三者集於一人之身,但這很難。桐城派雖然如此主張,但是,他們真正的成就多半在辭章一門,其他兩門是談不上的。就我個人而言,也許是由於天性的緣故,我最不喜歡義理,用現在的說法或者可以稱為哲學。哲學家講的道理恍兮惚兮,以我愚鈍,看不出其中有什麼象。哲學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天底下沒有哪兩個哲學家的學說是完全一樣的。我喜歡實打實,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這是我的稟賦所決定的,難以改變。所以,我在三門學問中最喜愛考證,亦稱考據。考據,嚴格說來,只能算是一個研究方法,其精髓就是:無證不信,“拿證據來”,不容你胡思亂想,毫無根據。在中國學術史上,考據大盛於清朝乾嘉時代,當時大師輩出,使我們讀懂了以前無法讀的古書,這是它最大的貢獻。

在德國,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其精神與中國考據並無二致,其目的在拿出證據,追求真實——我故意不用“真理”二字——,然後在確鑿可靠的證據的基礎上,抽繹出實事求是的結論。德國學術以其“徹底性”(Gründlichkeit)蜚聲世界。這與他們的民族性不無聯絡。

至於我自己,由於我所走過的學術道路和師承關係,又由於我在上面講到的個人稟性的緣故,我在學術探討中,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中德兩方面的影響。在中國,我的老師陳寅恪先生和湯用彤先生都是考據名手。在德國,我的老師Prof�Sieg和Prof�Waldschmidt和後者的老師Prof�H�Lüders,也都是考證巨匠。因此,如果把話說得誇大一點的話,我承受了中德兩方面的衣缽。即使我再狂妄,我也不敢說,這衣缽我承受得很好。在我眼中,以上這幾位大師依然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一生小心翼翼地跟在他們後面行走。

可是,也真出乎我自己的意料,到了晚年,“老年忽發少年狂”,我竟對義理產生了興趣,發表了許多有關義理的怪論。箇中因由,我自己也尚不能解釋清楚。

為考證辯誣為考證辯誣

考證,也叫做考據。在清代,義理、詞章、考據被認為是三個獨立又互相聯絡的學科。有的學者專門從事一門學科的研究,有的學者也能從事兩門學科的探討,或者三門學科都相容幷包。據我所知道的,當時好像沒有什麼人對這種三分法說三道四,或者對其中一門加以挑剔。大家好像都認為,事情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到了20世紀20年代,情況卻有了變化。胡適大力提倡考據工作,引起了紛紛的議論與責難。一直到解放後,每次對胡適進行所謂批判,都有人主張,胡適之所以提倡考據是為了引導青年鑽入故紙堆中,脫離當前的鬥爭,從而防止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天下翕然從之,從來沒有什麼人提出異議。我對於這種說法一直持懷疑態度。胡適不贊成共產主義,這是事實,是誰也否認不掉的。但是,為了反對共產主義,就提倡考據,天下能有這種笨伯嗎?有什麼理由說,搞考據的人就一定反對共產主義呢?有什麼理由說,搞考據的人就一定沒有時間和興致來從事共產主義的宣傳呢?事實也並不是這樣。有一些老革命家曾長年從事考據工作。可見考據工作與共產主義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還有一個與此類似的說法

目錄
風流特種兵開個山海神獸動物園襲龍末世狩獵人魔王至尊桃花依舊笑春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