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 > 第19章 聖人妙計安天下

第19章 聖人妙計安天下(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大明:我才不做亡國太子呢愚園夢魘大明,世界第一強國琅琊榜前傳之籌謀十二年想見你之芝蘭敘美漫:鹹魚一條,掛機就成聖大明:十歲科舉狀元,朝廷震驚大唐:戰力無雙護國公綜武:含著金湯勺出生,我贏麻了三國少年時代星穹鐵道:我在仙舟羅浮賣盲盒穿越水滸的醫者我有一個沃爾瑪倉庫蜀漢之昭烈大帝都穿越了,誰還慣著你,造反!我真是來抗日的大國崛起:穿越古代當皇帝綜漫,度假世界有毒!原神:王座筆記沉浸式甄嬛,貴人又飄了

這天酉時,同平章事鄭綮剛剛吃過晚飯,就接到“聖人”的旨意,要他立刻去麟德殿面聖。

旨意來到很突然,鄭綮一邊穿戴朝服,一邊心裡暗自琢磨,官家此刻召見大臣,難道是什麼緊急軍情?可是黃巢賊寇已經覆滅,能有什麼緊急軍情?估計十有八九,倒可能是宮裡頭髮生了大事,官家找我去出個主意。

這位鄭綮,雖然才三十多年紀,面頰就有些下垂,他肩膀瘦削,天生的讀書人身材。臉色有些蒼白,可能經常熬夜睡眠不足,眼睛裡常常有血絲。但眼珠子卻非常靈動,滴溜溜亂滾,好像不小心就會從眼眶裡滾出來。至於他做上宰相的原委,更是匪夷所思:唐朝文人都要寫詩,鄭綮雖然也是進士及第,卻喜歡寫些打油詩做消遣,不料因為詩作幽默滑稽,反而傳播甚廣,連聖人都成了他粉絲。於是一道聖旨,讓他擔任同平章事。

聖旨一下,自然驚動朝野,特別像鄭綮以寫打油詩出名的人,居然能決天下之大事,定社稷之安危,實在匪夷所思。連鄭綮本人接旨之後也感慨說:

“鄭五為相,天下事可知矣”。

話雖這麼說,但一個男人,誰不想出將入相?連戲臺子上都要寫這四個字。所以鄭綮也理所當然接過了相印,心裡明白,不論將來怎樣,現在的自己,都已經到了人生的巔峰時刻。

到了麟德殿,鄭五遠遠就望見皇上了。這位僖宗皇上,和他任命的宰相一樣,也是個非常另類的人。比如說,他的龍袍上居然不繫“龍帶”(腰帶),整件龍袍因此顯得鬆鬆垮垮的。加上身高只有五尺出頭,更顯得龍袍寬鬆肥大。這當然不能怪罪內侍省、太監這些下人,而是僖宗皇帝自己堅持的穿衣風格。聖人覺得穿肥一點的衣服更舒服:

“朕據聖人之器,置身兆庶之上,豈無著裝自由!咄咄怪事!”

僖宗的眼睛本來就不大,卻還總是眯著眼睛,這大概是從前做藩王時養成的習慣,讓人不容易看到他的眼光。他習慣把眼珠藏在眼簾後面,驚鴻一瞥般窺看寶座下的群臣。

鄭綮連忙向聖人跪拜,口稱“臣鄭綮叩見聖人。”讓他詫異的不是皇上沒開口,而是身後好像迴音一樣,也傳來了“叩見聖人”的聲音。他顧不得朝儀,悄悄向後一看,居然是另一位同平章事柳璨也同時到了。

這位柳璨是河東人,本是出身貧苦人家,少年時家中竟然沒有燈油供他夜讀,他只好“燃木葉以照書”,跟“鑿壁偷光”有的一拼。進士及第後,他以歷史專家面目傲立學界,寫了《柳氏釋史》一書,因為觀點獨到,居然洛陽紙貴,成了唐末的暢銷書。僖宗皇帝也欣賞這位歷史學家,索性賞了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之他又寫的一筆好書法,對外宣稱自己是柳公權侄孫——雖然柳家從沒有認過這親戚。

僖宗皇帝見兩位宰相都已趕到,這才施施然回到御座之上,命內侍將一紙文書傳給兩人。鄭綮和柳璨兩人只好擠在一起讀過,這才明白,原來是河東鎮與宣武鎮發生了大規模武裝流血衝突,沙陀軍兵臨汴州。現在河中節帥王重榮上奏皇上,請求聖旨調停。

鄭綮年輕氣盛,馬上有了主意:

“聖人,臣覺得,此乃重振元和中興的良機。若命王重榮為汴州行營都指揮使,而以李克用副之,旬日之間,當可收復宣武鎮。使天下藩鎮皆知聖天子在朝,各應懾服。”

聽到鄭綮主張削藩,僖宗不由開啟了一直眯著的雙眼,使勁盯了一眼鄭綮,很快又收回了眼光。奇怪,難道看人會浪費眼光?

僖宗平息一下胸中的波濤。削藩,從憲宗皇帝以來一個多世紀,一直都是列位先皇的胸中塊壘,但是,除了憲宗皇帝弄出個“元和中興”,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呢?唉,歇後鄭五,你是不是太沖動了?

僖宗皇帝淡淡說道:

目錄
重生回到末世前,囤貨百億品種全人在獵人,揍敵客家的最強殺手!和閨蜜在末世殺瘋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