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唐道家第一人 > 第56章 吞併三國

第56章 吞併三國(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四合院:拖家帶口入京城亮劍:開局單挑山本特工隊異世重生成魈,被小紅鳥盯上重生之明朝朱瞻基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岳飛火影:人在日向當鹹魚在下朱雄英:認錢不認人夙志三國:星火燎原,平民崛起!全日談趙子龍演義大唐小說家從一座城開始的爭霸之路浮生逍遙郎覺醒3S級世界,召喚英雄亞瑟王亮劍:我在戰鬥餘波中打卡我在古代發家致富路明末:朱由檢知道什麼叫科技嗎?諜海英雄我的親奶野奶和後奶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

數月前,李世民御駕親征,唐軍士氣如虹,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總管水軍,

率領江淮、嶺南兵卒四萬、長安洛陽募兵三千、戰艦五百艘,從山東登州出發,直搗高句麗都城平壤。

左衛率李世積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為副總管,總管陸軍,

率領歩騎六萬及蘭州、河州胡人降卒往遼東進發,軍中還有不少原本就生活在遼東地區的契丹、奚、靺鞨等族人。

唐朝用於攻打高句麗的軍隊總計十餘萬人,其中胡人僕從軍就佔了一部分,唐軍可謂是精兵強將,

名將有李世積、李道宗、劉弘基、張士貴、尉遲敬德、秦瓊、李思摩、阿史那社爾等等,要不是李靖老了,他也會來,可惜了。

李世民留房玄齡守長安,蕭瑀鎮洛陽,宰相高士廉、劉洎坐鎮河北定州,負責後勤運輸及物資補給,

李世民親率長孫無忌、岑文字、楊師道等參謀隨軍出戰,李世民同時是水陸兩路大軍的總指揮。

李世民的軍事部署為:以幽州、營州(為陸軍基地,以萊州為水軍基地,同時詔令新羅、百濟、奚、契丹等藩屬國同時出擊高句麗。

為了應付唐軍,淵蓋蘇文在遼東構築了三條防線,分別是:遼東長城防線、遼水防線、遼東城防線。

但這三道防線仍然沒能防住唐軍。

李世民率大軍攻取了高句麗的遼東城、蓋牟城、玄菟城、橫山城、磨米城、白巖城、卑沙城、麥谷城、銀山城、後黃城,每攻下一處就分兵把守,穩打穩紮。

打到安市城時,北部都督高延壽、南部都督高惠真率領十五萬高句麗、靺鞨聯軍前來救援安市城,

一路上的分兵留守攻佔城池,此時包圍安市城的唐軍不過三萬餘人,

既要面對城中的守軍,又要面對敵人的援軍,壓力可想而知。

但是李世民還是尋到戰機,在安市城東南八里處策劃了一場圍點打援戰,以三萬唐軍打敗了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十五萬高句麗軍,

但由於唐軍數量過少,沒能全殲高句麗軍,約有十萬潰兵逃進了安市城,而安市城內的高句麗軍,開始防守,不再進攻,

唐軍人數少,也不敢貿然攻城,兩軍一時間,成了僵持的局面。

李世民在自己的大帳中,圍著地圖走來走去,想如何破城之策,

“皇上,要不讓臣帶一支五千人的精兵,繞過高市城,渡過鴨綠江,突襲平壤城?”李道宗說道,

“不行,太過於冒險,還是等大炮運上來後,攻下安市城較為穩妥,”李世民否決了李道宗的建議。

安市城南門正前方約八百米處,有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方,李世民從望遠鏡中看,這應該是放大炮最好的位置。

城內,“確定都準備好了嗎?”淵蓋蘇文正在問高延壽,

“都準備好了,這次,一定要一雪前恥,”高延壽回答道,

“唐軍會不會識破?”淵蓋蘇文還是不放心道,

“我已在四個城門外都做了準備,以獲得的種種資料上來看,那個火炮需要那些地方,”高延壽回答道,

“都去準備,屆時全部殺出,一舉擊潰唐軍,”淵蓋蘇文下達完命令,就不再作聲,

“得令”“得令”……各個將軍紛紛行禮退下,

李世民這邊已經佈置好了進攻城池前的準備,就在他要下命令開炮時,

突然,南城門大開,一隊千餘人的騎兵飛速衝出,不計傷亡的衝向唐軍炮陣地,

不少騎兵在衝的過程中已被唐軍的弩箭射殺,看著這樣子的自殺式衝鋒,唐軍也是納悶,懷疑對方會不會打仗,

直到,剩下為數不多的騎兵,開始向

目錄
從鬼滅開始,成就最強魔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