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不明不清 > 第3章 心腹

第3章 心腹(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哥布林從光明聖女開始神道,詭也逝尊無敵的我,只想守著小客棧青藤凡修記月辛凡,我就叫這個名字我帶宗門當大佬天命神魂訣劍蕩滿嘴芬芳旅行異世界鳳鳴震星河飛魚傳奇玄錄異界特種戰神福天記魔女,哪裡跑噬靈道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毒劍仙帝許仙

只可惜他們的眼光太短淺,閱歷更少,看不出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就算皇帝本人也無法完全罔顧朝臣們的意思,更不能無端違背祖宗法度,自己這個皇長子不光有當太子的希望,還很大。

老話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不,小命白白丟了。在紫禁城裡做為最低階的太監和宮女,時不時死幾個真沒人過問,別說上達天聽,估計連後宮之主也懶得搭理。

這件事過後,洪濤就開始悄悄關注這個叫王安的宦官了,最終從皇后身邊的宮女口中得知了一部分情況,然後就知道他到底是誰了!

王安,河北保定府雄縣人,八歲入宮拜在御馬監監丞周平門下。周平是誰洪濤不知道,可週平的師傅卻大大有名,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

洪濤上輩子在小院裡閒來無事,騎著電三輪走街串巷收了不少舊書,堆了滿滿一床,且每本都至少讀一遍,內容涉及了文學歷史經濟科技等各個方面。

除了打發時間之外,根本原因還是在為下一次穿越做準備工作。前兩次穿越到古代之後,對當時的文化、歷史事件、皇帝大臣缺乏瞭解,在古代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方面更是半竅不通,很難融入社會。

雖然經過近十年的充電,依舊達不到飽讀詩書的程度,也沒把毛筆字練好,更不會吟詩作對,卻也沒有用功的不是,至少對歷史朝代的名人大家有了足夠的積累,勉強能算二手歷史愛好者。

凡是比較熟悉明朝歷史的必然躲不過去一個人,萬曆朝內閣首輔張居正。這位首輔大臣輔佐嘉靖、萬曆兩朝皇帝展開改革,並取得了不小成績,史稱萬曆中興。

但以明朝的高層構架,光有內閣首輔和皇帝進行改革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他們中間還夾著個非常重要的潤滑機構,司禮監。馮保就是和張居正一內一外配合默契的宦官頭子,至少沒怎麼扯後腿。

不知道是不是同為河北老鄉,王安在入宮之後剛開始還是挺順利的,萬曆六年,剛剛十歲的他被推薦到內書堂上學,這是個專門為宦官提高文化水平的地方,也是進入司禮監的必經之路。

原本明太祖朱元璋是堅決反對宦官識字的,可是自打朱棣登基之後就把這個規定給打破了。相對於總和皇帝爭權奪利的文官集團而言,性格執拗的永樂皇帝更喜歡重用聽話的宦官做事,並把這個傳統連同基因一起傳了下來。

可宦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嚴重阻礙了為皇帝服務的效率。宣德皇帝一上臺,立刻建立了內書堂,專門用來培養識文斷字的高階宦官。

既然是皇帝專門用來制衡文官集團的產物,那起點肯定不能低。內書堂每期招收二三百名年滿十歲的小黃門,由司禮監統管,請翰林院學士為講師。苦讀五年,經過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成績優秀者才能畢業,號稱內官的國子監。

能從內書堂畢業很不容易,成績優秀者通常先安排進入六科廊抄寫一段時間公文,有點像實習期。表現良好者會被選入文書房或者去給太子伴讀。前者將來很可能成為司禮監掌印、秉筆,後者則是妥妥的太子近臣,前途無量!

當然了,王安能成為自己的伴讀,在當時來看好像不算恩典,更像是一種發配,這也和他師父的師父馮保有關。張居正倒臺之後,馮保也跟著一起吃了瓜落。

雖然說小黃門剛進宮必須要認師父,王安當時只是個小孩,狗屁不懂,談不上是誰的餘黨,可畢竟掛著名份,被排擠到冷宮陪同樣不得勢的皇長子讀書很合理也很般配。

俗話說的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做為凡人,真不清楚天上哪塊雲彩下面有雨。老天爺沒有讓王安等三十年,僅僅七年就扔下來半張餡餅,準確的砸在了他頭上。

隨著皇長子被冊封為皇太子,他自然而然就成了東宮侍讀,半隻腳已經踏入了司禮監的門檻,

目錄
穿越宅鬥女王虧本買賣之舊案雲間煙火是人家媚禍遠古圈叉我真的不是公主
返回頂部